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翻译回忆当地法拉奇采访邓小平
 

2013年4月22日,据博文深圳翻译公司了解到,翻译曾经回想一段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明天上午邓副总理礼仪性会见意大利记者,你去做翻译,这记者有时说话不太礼貌,必要时你掌握一下。今天下战书她要求先见你”。

1975年我从纽约奉调回国,逐渐开始为中心领导做翻译,高层会谈政治性强,要求完整、正确,有时甚至要牺牲语言的美。

我参加的政治会谈,涉及的议题并非都是争议很大的,有些会见或会谈内容比较清淡,也比较好翻译。有些涉及的题目敏感,双方争议较大,对翻译的挑战较为严重,精神压力也大,但是完成任务后,感到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意大利闻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是我翻译糊口生计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重要,是由于其特殊的海内外历史背景;挑战,是由于采访全文要在世界各大报刊发表,即是是面临全世界的一场考试。

法拉奇其人

1980年8月20日上午,我在办公楼走廊上碰到英文处的领导,他正要找我。他通知我说:“明天上午邓副总理礼仪性会见意大利记者,你去做翻译,这记者有时说话不太礼貌,必要时你掌握一下。今天下战书她要求先见你。”

我觉得很希奇,外交部有很好的意大利文翻译,为什么找一个英文翻译?回答是:“记者本人要求的。”

法拉奇是什么人?我从未听说过。要谈什么题目,领导也没有交代,这倒是天然的,由于邓见外宾,从不照本宣科,他自有主意。

那天下战书,按事先商定,我到民族饭店去见法拉奇。

法拉奇个子高挑,上身穿玄色针织圆领衫,下身穿一条紧身蓝布牛仔裤。我坐下后她郑重其事地谈了这次采访的重要性,她说要让世界得到关于中国的第一手信息。现在全世界都对中国感爱好,很多人揣测中国要走当年赫鲁晓夫的路了,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而开始这一变革的是邓小平。世界不大知道邓小平,毕竟邓小平要干什么?她觉得要了解中国的走向,邓小平是枢纽人物。

法拉奇还自我先容了一番,她是意大利《晚邮报》的记者,也是世界各国重要报纸的自由撰稿者。她曾采访过世界上很多领导人,包括基辛格、西哈努克、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约旦国贵爵赛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等,写了一本书。法拉奇坦言,她对采访对象的评论、印象都会绝不留情地写在前言中。她把基辛格说成是“傲慢、诡秘、多疑”。基辛格曾说,接受法拉奇的采访,是他一生中“最愚蠢的事”。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法拉奇非常关注中国发生的事,特别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产生强烈的爱好。她搜集了邓小平的资料,看外国人写的邓小平传记,对邓小平的生平有所了解。

法拉奇向我解释了用英文翻译的原因。她已与世界上十家报刊签了合同,她对邓小平的采访将全文刊登在世界闻名的十家报刊上,例如: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法国的《世界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德国的《镜报》、南斯拉夫的《政治报》等。从效果和时间考虑,她要求用英文翻译,否则她还要从意大利文译成英文,很耽误时间。

法拉奇询问了一下我的翻译经历,特别问我是否给邓小平做过翻译,得到满足的回答后,她拍拍我的肩膀说:“好,我相信你!”她还一再要我保密,不要泄露她的行踪。

“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要永远留存下去”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118厅会见了法拉奇。这次采访的铺排很特殊,过去邓小平会见外国记者时,中国记者都有“特权”,他们可以摄像、录音,而且可以发表,有时甚至在外国记者之前。但法拉奇提出她要独家报道,不让任何其他新闻机构的人参加,包括中国记者。所以,这次会见时,中国摄影记者只拍了几分钟就退场了。当时在场的只有邓小平、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法拉奇和我,还有一个记实员,共5个人。

法拉奇究竟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记者,一坐下来,就把录音机放在茶几上。实在,第一次坐下来面临这位世纪伟人时,她对采访能否成功,心里也没底。好像为了给邓小平一个好印象,她说:“明天是您的生日,我要祝贺您,祝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幽默地说:“明天是我的生日?我从来不关心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法拉奇说:“我是从您的传记中知道的。”邓小平说:“就算是吧,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春秋啦!”法拉奇说:“我父亲也是76岁,我要这么对他说,他肯定会打我两巴掌的。”邓小平说:“是呀,当然不能对你父亲这么说。”

采访就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但并不是整个过程都是轻松的。寒喧结束,一场紧张的交锋开始了。第一次谈话基本上是围绕对毛主席的评价进行的。

法拉奇的第一个题目就是:“邓先生,最近您曾经说过,中国正处在转折点,可以说是第二次革命。事实上,今天来北京的人,可以亲眼看到中国已发生的变化。人们不再穿制服了,标语消失了,毛主席的像少了,几年前我到北京来,到处可以看到毛主席的像,今天我从饭店到这里,只看到一幅,挂在紫禁城(故宫)进口处。以后你们还会留存毛主席像吗?”

邓小平立刻看出了这位女记者的意图,斩钉截铁地说:“永远要留存下去!”他指出,过去到处挂毛主席的像是不严厉的。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扼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法拉奇读过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书,对毛主席的评价心存怀疑,她以犀利的提问风格紧追不放,她说:“今天人们把良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这符合历史事实吗?听说中国人说‘四人帮’时,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邓小平对如斯冒昧的题目并不计较,只是报以一笑,说:“必需清晰地区别毛主席的错误和‘四人帮’的罪行,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门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试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列举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不仅在政管理论和军事战略方面,而且也在哲学、文艺方面。他同时也指出了毛主席在50年代后期开始犯的错误,“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多不幸。如毛主席的家长作风导致了党和国家的政治糊口有些不正常。”

法拉奇又绕着弯子问了很多关于毛主席和“四人帮”的关系题目。她说:“当你们审讯‘四人帮’和开下一届党代会时,都会提到毛,假如其结果与你们预期的相反呢?”邓小平回答说:“我要对你说,审讯‘四人帮’不会影响毛主席。当然,用‘四人帮’,毛主席是有责任的。但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做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主席有很多好的思惟,我们要继续下来,他的错误也要讲清晰。”

“把我比作赫鲁晓夫是愚蠢的!”

当时天安门广场上还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像。法拉奇对挂斯大林的像很不理解,她以为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是英雄,在这个题目上她与邓小平争论起来。最后邓小平一针见血地回答:“我要告诉你,我们决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邓小平指了指法拉奇的笔说,请你一定要把这句话记下来。在邓小平整个谈话中,两次指着法拉奇的笔,让她记下来。这是第一次。

法拉奇对邓小平的话不能理解,她坦率地说:“这是您刚才说的很多话中,第一个我不能理解的题目。但我有一句话,但愿您听了不要气愤,这不是我说的,西方有人说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有点鲁莽的题目瞬间使会见厅的空气凝重起来。我心里有点儿嘀咕,她怎么问这么不礼貌的题目?我很担心邓小平听了会不兴奋,心里拿不准翻译时是否需要打点折扣,“掌握一下”。但是从采访的气氛来看,固然有时双方意见不可调和,但没有敌对情绪,所以我就大胆勇敢如实地把题目翻译出来。

翻译完这个题目,我不安地看着邓小平的表情。邓小平听了不但没有表示涓滴的怒意,相反却报以开朗的大笑,他以平静的语气,从容地回答说:“哦,在西方他们称我什么都可以,但是我对赫鲁晓夫是了解的,我个人同他打了十年交道,我是了解这个人的,把我比作赫鲁晓夫是愚蠢的。”

邓小平概括了赫鲁晓夫对中国做的种种坏事:间断援助项目,干涉中海内政,企图控制中国,要求在中国设军事基地等。他知道这些例子不一定能说服法拉奇,继承争论毫无意义,于是宽容地说:“看样子,我们在这个题目上达不成协议了。这样吧,你留存你的观点,我留存我的。我们不谈赫鲁晓夫了。”

法拉奇固然不再提赫鲁晓夫,但仍旧对改革开放会把中国引向何处,迷惑不解。她问邓小平:“您是否以为资本主义不都是坏的?”她还觉得邓小平主张留存农村的自留地与共产主义理论有矛盾。这些题目不仅国外关心,海内也有不少人觉得难以解释。

邓小平明确地回答了法拉奇的题目:“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胜,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他列举了提高前辈的技术、提高前辈的出产治理等,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应学习,是没有阶级性的。他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需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

“为什么您老是当副手?”

使法拉奇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毛主席领导期间,邓小平几回遭贬,受到迫害,但他仍那样尊重毛主席。法拉奇忍不住问:“邓先生,我确实感到困惑,由于一方面您谴责他(指毛主席),另一方面您又维护他。而且,在他批准下,您两次被贬下台。”

邓小平开朗地笑了,他说:“不是两次,是三次,也不是毛主席批准的。我这个人经历了三下三上。”他提到第一次是王明极“左”路线把他整下去的;而第二次是“文革”初期,林彪和“四人帮”痛恨他,把他送到江西劳动,当时毛主席想保护他,没成功,但对他的安全仍是很关心的;第三次,1976年初,是“四人帮”篡权,又一次把他打下去。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会三下三上?就是由于我喜欢说点实话。”

法拉奇佩服地说:“您说话心口如一,任何时候都是这样。但是一个人经历三下三上而活下来,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良多领导人可能只有一上一下,二上二下,拿破仑也只有一下一上。当然您不可能同拿破仑比,也不比如。您经历三下三上而复生,有什么秘密?”

邓小平痛快地笑了:“没什么秘密。就是有时候他们觉得我还有点用??外国朋友也常问我,怎么能经受这么多的崎岖。我想由于我比较乐观,但这还不全面,全面的回答是,由于在我内心深处,对毛主席寄予但愿,我知道他了解我。”

法拉奇可涓滴不留情面,继承追问:“但是毛主席并不喜欢您。他说,您耳朵不好,开会时却总挑离他最远的位置坐。也不问他的意见,自行其是。”邓小平坦然地说:“他是说过这些话。不外也不是针对我一个人说的。他常常说别人不征求他的意见,不听他的意见。这是由于他后期有家长作风,不轻易听进不同意见。他确实有些不健康的思惟、封建主义性质的作风。假如你不了解这些,你就不会理解为什么会爆发‘文化大革命’。”

法拉奇又转到邓小平的个人糊口题目上来,她问:“您在江西做什么?”邓小平答:“一天劳动两个小时。”法拉奇问:“当时您是否非常生气,但愿报仇?”

邓小平笑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大喜欢生气。由于这是政治题目,没有生气的必要,生气也不解决题目。”法拉奇还问邓小平,在被“清洗”后,他是否担心被谋害?邓小平回答说,林彪和“四人帮”一直想谋害他,但毛主席保护了他。在江西,毛主席专门铺排人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法拉奇露出钦佩而又疑惑的神气,当然她是难以理解一位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襟怀胸襟的。这是一个在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历尽磨难的人,又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说的话。他本人和家人都曾遭受很大的冤屈,但他不是从个人恩怨来看这个题目,而是从政治的高度,从国家、民族的前途来考虑题目。我当时听了邓小平的话都很打动。

整个谈话中,邓小平从不谈自己对革命的贡献。当谈到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时,他还指出,毛泽东思惟主要是毛主席的思惟,但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也作出了贡献。

法拉奇忍不住打断他的话:“您怎么不提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笑了:“哦,我算不了什么,当然我老是做了点事情的,革命者哪能不做事?”

在第一次谈话结束前,法拉奇还不知道邓小平会同意她再谈一次,她有一个题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邓先生,像您这样的人为什么老是处于二把手的地位?为什么您老是当副手?”

邓小平好像觉得这题目问得很没有必要,他笑着回答:“现在的岗位没有影响我的工作。”他进一步透露,为了打破干部终身制,他和一大批老同道都将退居二线,让较年青的人来担任国家领导人。

法拉奇想知道邓小平对自己是怎么评价的?邓小平坦然地回答:“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

邓小平第二次指着法拉奇的笔说:“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道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出错误的人没有。”

邓小平有话要说

法拉奇曾要求采访两次,我方没有同意,只答应她采访一次。第一次采访,法拉奇开宗明义,提出了对毛主席的评价题目,她像连珠炮似的一个题目接着一个题目地问,邓小平胸有成竹,从容回答,双方交流十分快捷、顺畅。谈话从上午十时开始,直到十二时十分,不知不觉到了吃饭时间。

通常邓小平会见外宾的时间都把握得很准,到吃饭前就结束。这次超过了十分钟,邓小平好像言犹未尽。他主动提出:“怎么样,到吃饭时间了,肚子要‘闹革命’了。看来你的题目还没问完,我们找时间再谈一次吧。”

他可能觉得关于毛泽东的评价题目还没谈透,所以主动提出来再谈一次。法拉奇喜出望外,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连声说:“好啊,好啊!”

8月23日上午,邓小平又见了法拉奇一次。两次加起来约有4个多小时,邓小平重点谈了对毛主席的评价,并对国际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第二次谈话结束时,邓小平兴奋地站起来,与法拉奇握手离别。他幽默地说:“怎么样,我考试及格了吧?”法拉奇连忙说:“出色极了!”

邓小平说话简练,直截了当,见外宾时间都不太长,这次却如斯“激动慷慨大方”,主动提出再见一次,可能在座的中国人谁都没有料到。

邓小平好像要通过这位意大利女记者,向世界传达一个信息:中国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继承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的斗争。同时向中国人民表明,必需客观评价毛泽东的功过,保持团结不乱的局面。

“zhege,zhege,是什么意思?”

4个多小时的采访,用文字记实下来就是一篇很长的文章。法拉奇不愧为一位严厉的记者,有的地方她没完全听懂,为节省时间她没有进一步问,因此要求我帮她收拾整顿记实。

采访后接连三个下战书,我冒着烈日到民族饭店法拉奇住的斗室间。我们一起听录音,她听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停机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法拉奇溘然把录音机停了,问:“我听到邓小平常常说zhege,zhege,是什么意思?”她指的是“这个,这个”,是邓小平的口头语。我想这位记者真不简朴,仔细到听出“这个,这个”。我笑着回答:“这是有些人的口头语,相称于英文中的You see, You know,或者well。”

她说:“好极了,我要把它记下来。这些小东西很重要,你知道吗?它能使谈话更生动。”

【温馨提示】如您遇到翻译困难或者有翻译需求,可当即拨打博文翻译公司全国免长途费咨询热线:+86-755-8304 2538(一生我帮您!)我们为您提供解决方案,更多详情请浏览:

博文翻译公司品牌网站:http://previous.bowwin.com/

博文翻译公司产品网站:http://www.4008813580.com/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