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毕修勺翻译家翻译的左拉作品
 

2012年10月31日,据博文深圳翻译公司获悉,毕修勺是中国最早翻译左拉作品的翻译家,他逝世已有20年,但人们没有健忘他。29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巴金研究会共同主办了座谈会,纪念毕修勺诞辰110周年。

来自江浙、日本的从事历史、现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及毕修勺支属代表等与会,共同回顾毕修勺曲折的人生和其毕生致力于左拉作品翻译的岁月。

毕修勺1902年10月6日生于浙江省临海更楼一个贫苦农户。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雷诺汽车厂做工,并在巴黎高级社会学院学习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课余阅读和收集左拉小说,立下了终生翻译左拉作品的目标。1925年回国,在家乡任教。1926年在上海,结识巴金、卫惠林等,后与匡互生、叶圣陶、夏衍等共同创办了上海立达学园和劳动大学。

1927年,(毕)修勺、(陈)宅桴合译的《左拉小说集》由上海江湾出版合作社出版,这是海内出版的第一部左拉译著。其后,上海世界书局又出版了他翻译的6本左拉作品,在当时产生过广泛影响。1930年,毕修勺再次赴法国,用5年时间学习史地知识,翻译完成哀利赛·邵可侣的200余万字的《人与地》,于1934年带着几十卷法文的左拉作品回国。抗战爆发后,毕修勺担任《扫荡报》的总编缉和总编纂,在国共合作的政治部文化厅挂少将军衔。抗击败利后,毕修勺决心脱离政治,潜心翻译左拉小说。1952年和1956年两次因莫须有的“历史题目”入牢,“文革”中再次蒙难,直到1979年被放。随后,他又在极为贫困的前提下再次翻译左拉作品。直到1992年5月12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毕修勺一辈子翻译左拉作品达1100万字,但“只顾耕耘,不知收成”的他在解放后竟未见自己的译著出版。1993年,在老朋友巴金等人匡助下,毕修勺翻译的9部左拉译著才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2011年12月,毕修勺的家属将毕修勺一生翻译左拉小说的手稿23部和贵重图书700多册捐赠给巴金故居珍藏。

在座谈会上,上海美丽文章出版社与毕修勺家属代表签订《毕修勺译文集》出版合同,首批8部作品将于明年面世。

【温馨提示】如您遇到翻译难题或者有翻译需求,可立即拨打全国免长途费咨询热线:+86-755-8304 2538(一生我帮您!)我们为您提供解决方案,更多详情请浏览:

博文翻译公司品牌网站:http://previous.bowwin.com/

博文翻译公司产品网站:http://www.4008813580.com/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