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深圳公司翻译:科学巨匠,翻译巨笔
 

2012年10月20日,据博文深圳翻译公司获悉,尼尔斯·玻尔,量子物理的领军人物,与爱因斯坦并立的20世纪物理学双峰之一,但在中国,他的申明却远远不及爱因斯坦——《辞海》的玻尔条目之下,甚至没有给出一幅小小的线描头像。与这种冷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物理史学家、翻译家戈革,这位白叟以毕生之力,独力完成12卷本、近千万言《尼尔斯·玻尔集》的翻译,可惜的是,戈革生前没能看到自己翻译的这部巨作出齐。2012年,是尼尔斯·玻尔逝世50周年,也是他的中国知音戈革诞辰90周年,12卷的《尼尔斯·玻尔集》中文版在这一年面世,既是对物理巨匠的致敬,也是对翻译大师的追怀。我们在此邀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就《尼尔斯·玻尔集》撰写长篇书评,同时邀请物理史学家刘兵江晓原对谈,但愿为中国读者了解玻尔及其思惟打开一扇小小的门。

玻尔为什么不如爱因斯坦出名

江晓原:《尼尔斯·玻尔集》全12卷,由已故戈革教授以一人之力,穷十数年之功,完成翻译。不幸的是如斯灿烂的学术巨著,居然多年无法顺利出版。戈革教授生前为此多方奔走,甚至从丹麦找来了资助,犹未能使任何一家出版社愿意克尽其功,成此善举。戈革教授在完成最后一卷译稿的次年,即归去道山。他至死未能见到《尼尔斯·玻尔集》的完整出版。我猜想在他临终时刻,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古人的一个说法:赍恨而没。

刘兵:说起这部《尼尔斯·玻尔集》,我也可算是比较了解其中渊源的人之一了。当年戈革先生翻译其中某卷时,我曾为他联系其中涉及的小语种语言的翻译者。现在看到他的遗愿终于能够实现,也其实为之兴奋。

江晓原:尼尔斯·玻尔大约可以算是20世纪独一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物理学家了。对于物理学界而言,将爱因斯坦和玻尔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两位物理学家,绝大部门人都不会有意见。但是,这位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玻尔,在公家中的着名度却远远小于爱因斯坦。在中国,情形也是如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假如说爱因斯坦更多介入了公共流动,玻尔实在也同样介入良多公共流动。我想终极应该和科学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固然抽象而且与日常感觉并不一致,但量子物理学无疑更为抽象而且与日常感觉更为不一致。而且相对论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万众瞩目的戏剧性事件,好比1919年的日食(人们普遍相信在此越日食观测中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关于恒星光线在引力场中偏折的预言),量子物理学则没有这样的事件。

所以,玻尔固然在物理学上可以与爱因斯坦比肩,但他在公家中的着名度却远远无法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今天玻尔文集出版的重要意义,恰恰就在这里。

刘兵:不外,除此之外,我想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大众媒体对爱因斯坦的公家化建构,以及与此相关的在各种科学普及的媒体和书籍中对于爱因斯坦的建构。

玻尔文集的译者戈革先生在另一本爱因斯坦传记的译后记中,也专门指出:“爱因斯坦为什么享有这样高的世界声誉?作者以为主要是由传媒‘炒’出来的……至于爱起哄的传媒为什么单单选中了爱因斯坦来进行‘炒作’,这里边当然还有深入一层的和多方面的理由。有志之士,不妨当真探讨之而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来。”他点出的媒体建构这件事,放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我觉得确实可以作为以后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题目来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江晓原:爱因斯坦在众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确实有人为建构的成分,但媒体和公家为何选择了爱因斯坦来建构,而未选择玻尔来建构,仍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 。

也许主要是因为语言文字方面的隔阂,中国极少出版国外大科学家的全集,好像只有两位大科学家有幸膺此殊荣,那就是爱因斯坦和玻尔。《爱因斯坦全集》的中文版卷帙浩繁,正在陆续出版的过程中,显然是一个长期的文化工程。比拟之下,玻尔文集的出版倒是着了先鞭,这不能不归功于已故戈革教授对玻尔的“一片痴情”。

刘兵:是啊,假如说到那部卷帙浩繁而且至今在国外尚未出齐的《爱因斯坦全集》,在海内固然也已经出版了八卷,而且还有一两卷在预备出版中,但那却是众多翻译者的集体所为(说到这里又不能不提到,其中的第三卷,又是戈革先生一个人全部翻译的!),而这套洋洋大观的《尼尔斯·玻尔集》,则是戈革一个人的呕心沥血之译。

今天谁还能读玻尔

江晓原:从文集的内容来看,没有足够的物理学素养,这部文集的大部门内容是读不懂的。那还有谁来读呢?

刘兵:我认为,有一些特定的读者会有可能有收成地阅读这套巨著的。世界上很多书并不都是摆在那里随时让人阅读的,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很多书实际上主要是供人在需要时查阅的。这样,不仅仅只是专门研究玻尔的人,就是研究物理学史、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们,在真正深入研究很多题目时,都可以查阅此书而有所收成。

江晓原:这让我想起我多次提到过的杨振宁的一个说法:他建议青年学者要“常常思索最基本的题目”——他恰是在谈论物理学的时候这样说的。那些迷失在“前沿”的急功近利的SCI论文和项目课题中的人当然无暇阅读《尼尔斯·玻尔集》,但假如物理系有个把有志向的青年教师或研究生,愿意遵循杨振宁的建议思索最基本的题目,那《尼尔斯·玻尔集》中的不少篇章,就是他应该当真阅读和思索一番的了。

另外,对于科学史研究者,特别是物理学史研究者,以及科学哲学的研究者来说,《尼尔斯·玻尔集》的出版其实是大大的功德,文集为玻尔、量子物理学史和相关哲学争论的研究者提供了相称完备的第一手资料。

刘兵:每个有科学史系或科学史及科学哲学研究机构的大学的藏书楼,应该购入一套《尼尔斯·玻尔集》!由于不管从当代物理学史的角度,仍是从与物理学史紧密亲密相关的科学哲学的角度,在量子论创立初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玻尔,对一代物理学家的培养起到了重要贡献的玻尔,以及对物理学哲学有着独特思索的玻尔,都是绕不外去的人物。

像玻尔这样,极其重要和特殊,又远未得到其应得的关注的这样的“伟人”,像玻尔的“互补哲学”,像他与爱因斯坦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关于量子力学、人类的熟悉与天然本性的争论,等等等等,值得研究的题目还有良多良多。玻尔这样的人物,在对其的研究中可发掘的内容也是远未穷尽的,而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像《尼尔斯·玻尔集》这样的著作,恰恰为研究者提供了理想的基础性文献预备。

■ 著者与译者

尼尔斯·玻尔 (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通过引入量子化前提,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玻尔为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玻尔与爱因斯坦长年论战,1922年两人同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是被补授1921年诺奖)。玻尔仍是一名足球运动员,曾作为门将代表丹麦国家队参加1908年伦敦奥运会并获得银牌,当年丹麦报纸报道他获诺奖的动静时,普遍的标题是《授予闻名足球运动员尼尔斯·玻尔诺贝尔奖》。

戈革 (1922-2007) 科学史家、翻译家。曾就读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他是《尼尔斯·玻尔集》的独立汉译者,另译有《爱因斯坦的一生——一个时代的神话》等。2001年7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他“丹麦国旗勋章”,以表彰他在研究玻尔、特别是在翻译多卷本《尼尔斯·玻尔集》方面作出的贡献。

【温馨提示】如您遇到翻译难题或者有翻译需求,可立即拨打全国免长途费咨询热线:+86-755-8304 2538(一生我帮您!)我们为您提供解决方案,更多详情请浏览:

博文翻译公司品牌网站:http://previous.bowwin.com/

博文翻译公司产品网站:http://www.4008813580.com/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