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深圳翻译:中国在翻译中被淡化
 

2012年8月1日,据博文深圳翻译获悉,香港“亚洲时报”在线8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在翻译中迷失 很多西方观察家沾沾自喜地固守着对中国语言的无知,拒绝在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引用中国术语,反而以西方概念描述或解释中国文化。不相信?不妨读读《纽约时报》最近刊登的“中国的儒家宪政”,作者是“儒学哲学家”贝淡宁,但通篇找不到任何中国术语。这么做的并非他一人。

你或许尚未意识到,德国要求其所有“中国专家”都要“很德国”,有关中国的书籍须用纯正的德国词汇撰写。德国人称之为“中国印象”,实在这是“没有中国元素的中国”。

数十亿东亚人在历史中不断思考并创造出各种术语。仅占全世界总人口0.8%至1.2%的欧洲国家,为何要将所有东方的独创性排斥在外?欧洲引进“文明”、“圣人”或“正人”等中国概念有何不妥?诚然,奇特的功夫、阴阳、风水和道等中国概念,让西方人感到烦忧和缺乏安全感。如何才能令众多头脑中都是“非西方”想法主意的人“西方化”?但这么做的结果,以德国为例,就是浸淫在纯正德国文化中的德国学者,注定将盗用中国的历史、词源、经验、理念和独创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删掉非德国概念的“准确的中国名称”,令德国公家根本看不到。

只要(西方)政客、作家和记者这些人分歧错误中国进行“民主”和“人权”说教,美欧媒体的日子就一天也过不下去。试想,中国事否也能“礼尚往来”,要求西方更加“大同”或“天人合一”?

多数西方学者往往用《圣经》教义或西方哲学译文取代中国的独创概念,他们但愿中国的形象是“一个没有任何独创性的国度”。你会发现,“中国宗教”、“中国圣徒”、“中国上帝”等西方常用语,是译自中国的“教”、“圣人”、“神”等词汇,但不管从历史仍是含义上看,它们与上述西方词汇都无相似之处。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西方的“中国研究”是个骗局。谈论“中国哲学家”是荒谬的,由于多数中国人从未听说这个词,中国只有“圣人”。我们可将20至21世纪西方的“中国研究”称为史上最大盗窃知识产权行为,它应被视为当初西方传教士试图令中国基督化的骗局的翻版。我们将当今称为“知识时代”,但若让普通美欧人说出任何一个中国概念,谜底将是“零”。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