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凭借老交情拿下《江城》翻译工作
 

2012年4月16日,据博文翻译公司了解到,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何伟《江城》中所描述的涪陵师专所在的江东校区,门球撞击声、船只汽笛声、驳船敲击声、卡车马达声都已不再。

实验楼1317室房门虚掩,李雪顺老师正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已经升为教授、外语教授教养科研部主任的他,除了正常的教授教养外,还得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还得抽出时间搞科研,还要完成翻译工作。

见到重庆晨报记者,谈起近15年来涪陵师专和涪陵的变化,李雪顺很感触,他说,“1992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师专,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可以说,我见证了它从涪陵师专到长江师范学院的成长。”

翻译“何伟”

两本书使他名声大噪

老家在武隆的李雪顺,1992年从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涪陵师专。在何伟1996年来涪陵的时候,李雪顺也还只是英语系一名普通助教。但他却是被何伟称为“学校里英语说得最棒的人”。

李雪顺的科研工作实在就包含了翻译文学作品。而他至今翻译的两部作品,都出自何伟所著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也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本是2010年翻译、2011年出版的《寻路中国》,另一本就是2011年翻译、近期出版的《江城》。

然而,恰是翻译何伟的两本书,使得李雪顺开始名声大噪。

毛遂自荐

《寻路中国》中找到出路

翻译《寻路中国》之前,李雪顺虽没有译著出版,但也翻译过多篇英文短篇小说。他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和翻译功底相称自信,“早在10余年前,《江城》英文版在美国热销之时,海内早有所耳闻,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涪陵人天然被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想看看何伟这个美国人到底如何看待这个地方。于是,我当时带了10多个老师,在短期内就把这本书译成了中文。”

《寻路中国》在美国出版后,何伟告诉李雪顺,上海译文出版社已获得中文版权。李雪顺说,他与何伟多年的感情以及多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关系,使他读懂了何伟打算让他担任译者的这句不说自明的潜台词。

“我立即给出版社打了电话,在得知《寻路中国》还没有找到译者后,毛遂自荐,陈述了我的基本情况和作为译者的上风。”李雪顺说,终极上海译文出版社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试译了小说的第一章。当李雪顺把几万字的书稿交给出版社两周以后,他的付出得到了出版社的信任。

顺理成章

与何伟的交情拿下《江城》

李雪顺坦言,翻译《寻路中国》的时候,他没有名声作为羁绊,也没有模式作为参照,独一考虑的就是作品本身的轻松上口,因而工作得相对轻松,译出来的作品让良多读者大呼过瘾。“良多读者想与我聊天,想进一步读透《寻路中国》。”此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天然而然地把《江城》的翻译工作也交给了李雪顺。翻译《江城》时,李雪顺的顾虑和压力反而大了很多,所以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说来仍是要感谢与何伟之间的这段感情以及他给我的这种机会。”李雪顺最后说,有了这两本书的翻译经验,他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干起这项他所热爱的工作。据他透露,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将另一本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的长篇小说《桑切斯的孩子们》交到了他的手上。

凭老交情拿下《江城》翻译权

李雪顺至今翻译的两部作品,都出自何伟所著的中国纪实三部曲

李雪顺拿着《江城》的中文和英文版。

书摘>

《江城》中对李雪顺(书中为韩老师、阿尔伯特)的描写

二十七岁的他是学校“外办”的临时负责人。他是学校里英语说得最棒的人,但刚坐上这个位置,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让我们叫他阿尔伯特。

第一周的一天晚上,宴会还未正式开始前,他跟我们讲。学校决定给你们安上纵贯校外的住宅电话,这样你们就可以打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几天之后,又是一次宴请,又是一起声明。“学校决定……”阿尔伯特说,“给亚当买一台洗衣机。”

“我的公寓里有一台洗衣机。”我回答说,我们可以适用,没有必要再铺张钱。

“那不利便。”阿尔伯特说,“学校已经决定了。”再一次,我们的反对被无视了。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