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博文深圳翻译公司获悉,新版《魔戒》(插图保藏版)在全国上市。与十年前2001年的《魔戒》版本比拟,2011年由译林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新版《魔戒》从原始精灵语读音到中外文化隔阂之间,无不审慎考虑和铺排。而且,此版本仍是《魔戒》一书的译者朱学恒曾花50万元招募志愿者翻译团队重新校对和编排的。朱学恒以为,一个作品的翻译本不该永远只局限在印刷初版的那个版本。
12月22日,朱学恒来广州进行讲座与新书签售,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通过电玩与奇幻文学结缘
信息时报:2011年刚刚推出的新版《魔戒》,与十年前的2001年的版本有什么不同?为了2011年的新版《魔戒》据说你曾花50万元重新校对和编排?
朱学恒:我以为,一个作品的翻译本不该永远只局限在印刷初版的那个版本。由于人智有限,我从来不会无邪地以为我自己不会出错,即使在翻译推出上市之后,实在我还在不停地推出更新、纠正错误的勘误表,甚至推出更新的增补目录和说明等等。
早在2001年,台湾联经出版社就出版过我的《魔戒》译本,但此次推出的《魔戒》(插图保藏版)并非简朴地将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而已,而是包容了诸多心血的修订版,并且还独家收录有国际视觉巨匠艾伦·李50幅超炫插图外。七年前,为了能呈现给读者一个更精致完美的译本,我拿出两百万新台币(当时约50万人民币),在全台湾公然招募愿意协助的团队来整体重新校稿和编排魔戒的翻译版本。经由一番甄选,《精灵宝钻》台版翻译者邓嘉宛脱颖而出。我们两人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字斟句酌,对每段翻译的部门,从原始精灵语读音到中外文化隔阂之间,无不审慎考虑和铺排,经由数百次的往返才将近百万字的版本修订完成。
信息时报:你着迷奇幻文学,是始于怎样的机缘?
朱学恒:是通过电玩与奇幻文学结缘的。我8岁就开始打电玩。说来,我对良多事物都是通过电玩来熟悉的。电玩里的一切都很公平,从第一级开始,慢慢打到更高级。对新科技我从小就喜欢。我和我哥的年纪相差很大,我读小学时,我哥已经进大学了,当时家里买了台电脑给哥哥,但哥哥住宿时的宿舍小,放不进去,就留在家里,我就有机会常常玩电脑了。从此这台电脑就变成了我的私家玩具。而由于当时的游戏都是英文来的,我几乎看不懂,于是小学五年级时,我就要求去补习英文。妈妈很兴奋,觉得这孩子真长进,可是她不知道,我是为了更好地玩电脑。
当时良多电玩游戏的内容是取材自国外的奇幻文学,我觉得电玩都能那么好玩,想来奇幻文学的原著一定也很好看。于是开始追本溯源翻阅各类型的魔幻小说;中文翻译小说看不够,干脆直接抱着字典“啃”英文原著,结果不仅电玩段数高,也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而后便开始尝试在电玩杂志上开辟专栏,将自己多年在奇幻文学领域所累积的知识与经验,引介给大众。
翻译《魔戒》,就算一毛挣不到也值得
信息时报:你做《魔戒》翻译之前,曾做过其他奇幻小说翻译么?
朱学恒:在做《魔戒》翻译之前,我已经翻译过23部奇幻小说,《龙枪编年史》便是我翻译的第一部奇幻作品。
我在翻译这些奇幻文学过程中,徐徐发现这么一件事实,那就是在良多奇幻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免不了以崇敬的语气提到《魔戒》这部巨作,这天然勾起我的好奇心,但愿一窥毕竟。不外,可惜的是在1997年以前,《魔戒》这本旷世奇作却一直没有中译本问世。
信息时报:据说你翻译《魔戒》之前,,主动向出版社提出翻译前提“每本书销量超过一万本,假如卖不到一万本,我就一毛钱都不收,销量超过一万本我才开始收版税。”请问,当时你为什么敢下这么大的勇气,当初你就预想到了会成功么?
朱学恒:1997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推出了第一套《魔戒》中译本,但译本读来生硬拗口,在市场上反应也很惨,经由了三年大概还没有卖出三千套。后来,我决定翻译《魔戒》,一是由于当时一直关注奇幻文学的我对《魔戒》这部巨作的好奇和崇拜。二是《魔戒》片子的上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演《魔戒》的是新西兰的彼得·杰克逊,之前他好像也没拍过什么有名的电影,但他却投注了极大的热情,为影片的投资四处奔走。固然当时良多人以为,托尔金的《魔戒》根本拍不成片子作品,由于它太壮阔和华丽了,但是结果彼得·杰克逊却拍出来了,而且拍得很成功。他的热情和冒险激励了我。
于是,我也想冒一次险。我翻译的《魔戒》中译本挟着《魔戒》片子的浩大声势与频频获奖的纪录,竟然在台湾冲出60万本的佳绩,并获得2700万新台币的版税收入,使我成为“千万富翁”,但这都是后话。在当时,我并没有能卖掉一万本的掌握,也没有想到《魔戒》会不会赚钱,当时的我只是想《魔戒》是传世经典,就算一毛挣不到,也是值得的,将来有一天我可以很帅气地跟我孙子讲:“你爷爷当年翻译过《魔戒》这本书呢!”固然当年对联经来说,要重译《魔戒》确实是有良多困扰,但在2001年3月,出版社仍是和我签订了合同翻译《魔戒》的合同。
用生命来翻译《魔戒》
信息时报:当时你翻译《魔戒》时,碰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朱学恒:《魔戒》有120万字,当时出版社和我签订时九个月完玉成部翻译,大概均匀每个月要翻译15万字左右,这么大的翻译量,一定得保持好的体能好的精神状态。所以,一开始我就为自己定下了严格的军事化糊口,好比,几点起床睡觉吃饭休息,而天天起床后,去健身房运动,跑上10公里,更是雷打不动。我觉得我自己是在用生命来做翻译《魔戒》这件事。9个月来天天都重复做同样一件事,这对于生成喜爱不断挑战新事物的我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9个月翻译完《魔戒》后,我整个人瘦了30公斤。呵呵,不外现在又胖归来了。
体能上的消耗是一大考验,但更大的考验和难题,在于托尔金的古典式的叙说方式。托尔金本身就是专攻语言学的大学教授,他在创作《魔戒》这部作品时,不仅运用了大量艰涩的词藻与高度柔美的想像力,而且写作上用的是很古典很优雅的英文小说语言,而我要呈现出同样优雅的翻译文字,这是个很大的挫折。当时我已习惯用现代语写作,而又由于长时间看英文,思维被拖着走,有时觉得翻译出的语法也怪怪的。所以,为了切合托尔金的古典语境,我强迫自己背唐诗背宋词,看诗经,看《古文观止》等等,以增强自己古典优雅的感觉,尽可能靠近托尔金的古典风范。
信息时报:请说说,你翻译的第一部奇幻作品《龙枪编年史》,与让你翻译的让你火爆成名的《魔戒》,对你的翻译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朱学恒:1997年我翻译了《龙枪编年史》。可以说,假如没有《龙枪编年史》,我就不会投身到奇幻文学翻译这个领域;但是假如没有《魔戒》,也就不能让奇幻文学在华语世界根深蒂固。对我来说,这两本书,前一个像是初恋情人,后一个像是结婚对象,它们对我都很重要。
但2005年开始,我就不再翻译奇幻文学了。这么说吧,谈恋爱时,初恋情人教你最多,但你选择另一个人结婚,意味着要长相厮守。有一个长相厮守的人,你就不会再和人谈恋爱了。所以,我就不想再接着做奇幻文学翻译了。由于你成名之后,老霸占着这个领域,会成为年青人的障碍。我但愿年青人能跑步赶超我。
翻译奇幻文学,是我人生的阶段,这个阶段已经结束,我会找别的新事情做,开始新的冒险征程。好比说,我现在去做电视节目电台主持,网络志工等等。不外,固然我不翻译奇幻文学了,但我会给奇幻文学做各种推广先容,为奇幻文学建立宣传平台。
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乎被称为什么
信息时报:现在良多人把你当成奇幻文学的代言人,我还看到那么有趣的一句话:“朱学恒若生在古代,当是名士奇侠;生在现代,就是台湾的奇幻文学教主了。”把你当成奇幻文学的代言人,或者说教主,你个人怎样看待这个评论?
朱学恒: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乎你自己被称为什么,而在于你有没为改变这个世界付出自己的努力。能有更多的年青人有熟悉奇幻文学,并且投入到奇幻文学的领域去,那才是我认同的成绩。同样,让世界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识,让知识无国界,也成为了我的另一个新冒险。
我用翻译《魔戒》赚来的钱,但愿能够用翻译的方式还给这个社会。后来我用这笔版税收入成立了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基金会在台湾举办巡回演讲普及奇幻知识,举办奇幻艺术奖等。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全校所有的课程在5年内全部上线,以开放式授权的方式提供应全世界的人免费使用。这个计划虽好,但语言障碍不小。于是,爱冒险的我,又诞生了一个新创意:OOpS计划,中文名“开放式课程计划”,简朴说是要招募义工,把世界一流大学在网络上公然的教育资源翻译成中文,免费开放,让全球华人享用,它意味着,无论你身在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来自麻省理工、剑桥等大学的课程。2004年底开始,这项开放式课程中文版正式上线。近几年来,志愿翻译者的步队也徐徐壮大起来。
作者简介 朱学恒
《魔戒》翻译者,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计划的中译计划(OOpS)主持人,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创办人兼董事长,曾任奇幻基地出版事业部总策划与参谋。提倡“创作共享,天下为公”。在教育界、科技界、网络界、媒体界都曾经担任过参谋,协助趋势猜测及社群规划的工作。
由于热爱《魔戒》而倾泻了全部心血于这部奇书的翻译。译本热销后,他捐出翻译所得,成立了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推广先容西方的奇幻文化艺术。并且号召全球各地专业人士,义务介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中文翻译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