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科普译作的翻译工作确实很艰难
 

  上海辞书出版社日前在京召开《辞海译丛》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海内科学文化界30余位着名人士出席。该丛书遴选兼具知识性、思惟性、学术性和普及性的国外优秀科学文化著作,邀请海内相关学科的专家翻译。翻译公司得知目前推出的第一辑4本:《这本书叫什么——奇谲的逻辑谜题》汇集了200多个妙趣横生的逻辑谜题和故事,是逻辑学领域的一部名著;《宇宙密码——作为天然界语言的量子物理》是讲解量子力学、相对论的一本名著;《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竖立人传奇》揭示北京人头盖骨之谜,对北京猿人的糊口方式提出了3条颠覆性结论;《旷代女杰——柯瓦列夫斯卡娅传》讲述了近代第一位女数学博士的出色人生。

  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纂潘涛在先容策划理念时表示,科学文化既植根于科学的严谨与精确,也彰显着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在全社会引领并形成一种“大科学文化”氛围,对晋升现代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与会学者对《辞海译丛》首批4种科学文化类图书选题、译文表示首肯的同时,也对科学文化读物的出版现状进行了讨论,尤其对当前市道市情上这类图书的翻译质量表示忧虑。

  “最近良多科普著何为至一些教科书翻译质量不太理想,别的书先不要求,但教科书、科普著作这两类书是给学生、给外行看的,应该特别留意翻译质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秦克诚教授举例说,最近有一本讲20世纪物理学史的书,内容简直是错误百出,如贝尔系统(Bell System),居然翻译成“希斯特姆·贝尔”。“我给这家出版社提过意见,但是他们没有服从,还在卖”。

  曾经用了26年时间翻译迪昂名著的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央孙小礼教授以为,翻译工作很艰难,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让读者喜欢读,是一种再创造,比自己写书还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晓力也深有同感:《这本书叫什么》译者是闻名逻辑学家康宏逵。他每翻一本书都要用时3到5年,花费大量时间到藏书楼查阅资料,与作者通讯,“现在这样的译者已经未几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何祚庥院士建议,科学图书的选题要根据当前中国读者的需要来确定,反应还得快一点,好比现在的选题是世界名著,但有些名著与时代要求并不是很符合,所以可以把眼界放宽一些。

  《龙骨山》译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表示有幸翻译这本书,并将该书献给自己的导师贾兰坡。他以为,该书价值的在于作者能在博物馆和研究院档案资料中进行挖掘,把很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的情况展示出来,还对“二战”爆发前后复杂的中外关系下的学术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很好的梳理。

  首发式上,上海辞书出版社向北京大学藏书楼“北大文库”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赠书。据悉,《辞海译丛》后续选目的编纂、出版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中,预计到明年年底推出12种。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