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广州 苏州
东莞 English 日本语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中文主页 | 翻译项目 | 质量体系 尊贵客户 翻译标准 优惠价格 | 自助下单 | 资源与信息 | 翻译FaQ | 联系博文
翻译资讯
 
 
   老翻译家回忆改革前饥饿:豆渣变成救命宝物
    我幼时在老家县城读初中。学生大多家景贫寒,享受着每月数元的人民助学金。一日三餐,都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蹲在地长进食。专业翻译公司舌人天然是粗茶淡饭,但求一饱。偶然途经教工食堂,但见我们孙老师正收视反听地对付眼前的那一小碗红烧肉。好生羡慕哎。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享用到这样的一碗肉就好咯。孙老师是教语文的,在下就这么点儿出息,当初老师如何给我们传道授业,释疑解惑,几乎全都淡忘。唯独那一小碗红烧肉却紧紧地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后来到省城上高中,就餐前提略有改善,有正儿八经的学生食堂,饭菜也比原来丰盛。八个人一桌,就餐时需有人来分菜,好比早餐的花生米就轮个数,绝对公平。荤菜很少,川人把吃肉叫做“打牙祭”,一周也就那么一次。最有趣的是,每逢打牙祭的那天(一般是中午),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围挤在一个大木桶旁边,目的是捞到一点“油面子”,就是煮肉汤表面上的那层油水。当时糊口前提十分艰苦,学生大多穿草鞋,甚至打赤脚。宿舍里蚊虫肆虐,有人连蚊帐都置办不起,用所谓的头罩代替,一觉醒来,头部早已挪出罩外,饱受蚊虫叮咬。所谓的床,没有床板,只有几根木条,也没有褥子,把床单直接铺到竹质的笆笆片上,就算床铺了。
  及至到北京上大学后,情况方大为改观。住的是楼房,每层有卫生间,冬天还有取暖设备。至于说到伙食,简直就如登天堂。顿顿见肉不说,且分文不花。由于师范生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1957年(大学三年级)赴中学教授教养实习期间,一早一晚仍在大学食堂用餐,饭菜比平日丰盛,中午在中学的教工食堂就餐,档次更高,多为小炒。照这样下去,遇上孙老师那个水平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了。
  按理应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谁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反而是每况愈下。为什么呢?说来话长。我因少不更事,误中“阳谋”,后受到“宽大处理”,发配边陲,工资扣发,只给一点糊口费。当时的全部“家当”,除了一床被子、几件换洗衣服,就只剩下离校前到废品收购站买的一只竹箱,实际是个破篓子,里面放了几本书。家中老母和弟妹原本盼着我挣钱养家,如今我已是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我的糊口质量急剧下降。多年之后仍旧家徒四壁,至于孙老师当年的那碗肉,早已是可望而不可即。
  头两年固然艰苦,还可天天混个肚儿圆。到了“低尺度,瓜菜代”的年月,可就窘态毕露了。我供职的地方,原本也是“天下黄河独富一套”的米粮仓,秦汉以来即实现黄河水自流浇灌,旱涝无忧。这时居然也闹起了所谓的“严峻天然劫难”。原本每月三十斤的粮食定量一度缩水至二十一斤。副食物奇缺。难耐的饥饿使人再也顾不得什么尊严、脸面,堂堂大学老师当众舔碗、提暖壶到食堂灌面汤之类的事情,已是司空见惯。我们也开始吃起榆树叶之类的“代食物”。
  我仗着自己手轻脚健,还是每天加班,终于得了浮肿病。有的好心人甚至怕我顶不住了。当时物资匮乏到了极点,连饭碗也成紧缺商品,就用废罐头盒代替,打回菜汤来,加点酱油膏,再放到火炉上咕嘟一阵,好像这样就可以增加一点营养。加班加点,仅可得到几个土豆之类的“赏赐”。
  实在我要算够幸运的了。由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老家,更是饿殍遍地。城镇居民的口粮一度降至每人每月19斤。农村的情况更为严重。我的祖母和外婆原本身体硬朗,这次都未能挺住,先后病故。家母和年幼的弟妹之所以能挺过来,没有失事,主要是沾了豆渣的光。原来他们住在一家酱品厂的宿舍,豆渣乃制作酱品时的下脚料,当时则成了救命宝物。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实行调整、巩固、充实、进步的八字方针,扭转颓势。1963-1966年,全国情况大为好转。谁知肚子刚刚填饱没两天,又开始了新的折腾。这次是长达十年的“文革”,工农业出产受到极大破坏。四川人吃上了兰考的粮食。原本盛产小麦水稻的塞上江南,也居然开始调入高粱米、玉米等粗粮,面子丢尽。副食供给日趋紧张。
  我因情况特殊,更显捉襟见肘。有一次去托儿所送饭,让工宣队队长(曾任海军副司令员陶勇中将的警卫员)碰见,他执意要看看碗里的东西,看完则大吃一惊,当场把我“熊”了一顿:“这怎么行呢?下一代啊!”原来我送去的东西不同凡响:一碗只有几片白菜叶的面条里,见不着一星半点肉末蛋渣。孩子瞅着小伙伴碗里的鸡蛋羹,甭提有多眼馋了。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孙老师要么已经作古,要么也已七老八十,他假如知道自己当年的弟子居然穷困潦倒若此,不知会作何感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对而言,1956年可说是国人糊口中一个太平年份。1957年开始折腾(反右派斗争),人人噤声;1958-1962年大折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饥馑),元气大伤;1963年又开始折腾(农村和城市的四清运动),草木皆兵;1966-1976年超级大折腾(“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这二十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105岁白叟周有光曾经现身说法:“我在北京,是政协委员,应该算是特殊阶层了,但花生米都吃不到。我家里面有母亲、孩子、几个保姆,粮票都不够用。人家说政协有俱乐部,吃饭不用粮票,可以同夫人一起去吃。我们就常常去,很滑稽的是,天天遇到溥仪———‘天子’的粮票也不够!”出产停滞,物资匮乏,不降低才怪。
  如果没有后来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孙老师眼前的那一碗肉,我辈怕是今生今世也无缘享用了。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号:
粤ICp备05036433


深圳市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对其发行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内容及博文翻译网站上的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博文Bowwin是博文深圳翻译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